我對學舞蹈的女孩子沒有偏見,我對培養學舞蹈女孩子的機制很有偏見。
我工作之前曾經在北京舞蹈學院附近的家屬院租過一陣房子,一棵茁壯的大白菜住進了一群水蔥的地盤。
她們一個一個真美啊,身材也好,體態也好,臉盤也好。之所以住進這個收費蠻貴的家屬院就是因為去看房子的時候,正看到兩個姑娘在和同樣風韻猶存的房東阿姨練舞,哪怕我是個女的,我的魂也給勾掉了。
後來,我就陷入了一場巨大的自作多情——這一群美麗規整的盤著頭髮的腦袋里面,裝的都是比年齡小十歲的腦子。我天天看著她們心里好難受啊,又漂亮又吃苦的一群女孩子,隨便什麼low到地心的假新聞、假廣告都能把她們騙到。吵架鬧矛盾也都是小學生的招式,追著在大街上喊綽號那種。
她們大概也只有兩種夢想,年齡小一些的是希望跨界到影視圈去,因為舞蹈圈實在是又辛苦又收入不高,年齡大一些的是能嫁個條件好的老公,不「嫁」也好歹從他身上弄點錢在手里。
我很想告訴她們人生有更多可能。但以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我當時的認知水平 ,我怎麼都想不出來能滿足她們需求又符合她們條件的可操作的道路。(現在好歹可以美貌變現,做自媒體當網紅來拓展收入。)連給她們閑聊講八卦都要像給小朋友講故事一樣,否則她們理不清其中邏輯,會不斷「什麼意思」「沒聽懂」「為什麼」。
鑒于我是整座房子里最「有文化」的人,那時候也在隨手免費給她們輔導,從大學聯考題到考研題。我也沒有那麼牛什麼都能教,只是她們不會做的實在是太多了。然后有個女孩說我是她人生中認識的唯一一個不跳舞的姐姐,我心里像被刀捅了一下。(我的專業本身也是狹窄的,但是我有認識各種專業的姐姐來告訴我各種信息,這在綜合性大學里多正常的事情。)
再後來,我們這個房子里搬來了另一個「畫風違和」的姑娘,她是法學專業的,只是特別愛舞蹈,為了小時候的夢想挑戰自己報了北舞的暑期培訓來上。她來了之后,我松了一大口氣,終于有個人能一下子聽懂我在講什麼了,終于有人操心的問題和我一樣了。
所以一個晚上,我倆坐床上大罵了一通當下的教育機制,憑什麼不給孩子們好好上文化課,憑什麼把孩子們圈在一個封閉狹窄的小圈子里,憑什麼把孩子從這麼小就變成只有一個功能的人?
我們倆人當天也達成了一個共識:將來可能會給孩子學舞蹈,但是不敢讓孩子走專業道路,哪怕條件夠也不想讓孩子只被極度開發肢體,被掐掉更多的可能。
------------------------------------分割線------------------------------
針對評論區里面提出的一些問題,統一解釋一下。
1.我講的她們的「兩個夢想」是什麼意思?
這個事情確實有一些「好說不好聽」。但我在這里并沒有任何反對或者批評的意思,因為我知道這是她們在自己角度看清事實之后的清醒。
進一些有編制的正規歌舞團看起來是很好的去處,但是在我經歷這段生活的那個時代,有一些吃公家糧的事業編院團一個月底薪實際只有一兩千塊錢,其他看演出數量定。當時我見到的一些來北舞進修的地方團的普通演員的月收入經常是兩三千、三四千左右。(她們要進入現在所在的團已經經歷了激烈的競爭,也不是沒有努力試過留在一線城市——有的地方就是苛刻到身高要超過1米7但又不能超過1米73,個子矮一點就連門檻都摸不到。)
現在中國經濟進步,文化需求增高,一些院團也完成了事改企,市場化挺成功的,可以提供比較好的收入了。但只是部分,不是所有。
所以,還沒有畢業的女孩產生轉行影視的愿望是非常正常的。同時,也確實一直有星探(有真的也有假的)在這片美人坯子的沃土轉悠。然而,她們也是猶豫的,她們知道嘗試轉行影視找到個什麼戲去演是可能的,但像景甜、劉詩詩她們那樣出道成名的幾率是不大的,也知道演技這個東西是有門檻的,更知道這條路上是有很多風險的。
所以,年齡更大一些、有一些工作經驗的女孩知道當明星不那麼現實,產生嫁好一些的愿望也是非常自然的。
包括做自媒體當網紅,我也完全沒有批評的意思,這是這個時代利用趨勢合法憑本事掙錢,誰能誰上。
我們不能強迫任何人用愛發電,光展現高雅藝術不掙錢。任何人想生活得更好一點,都沒有毛病。
2.學藝術的孩子家庭條件都很好嗎?
學藝術培養經費很高,這是確定的。但真的不是所有學藝術的家庭都很有錢。
有的家庭確實是天賦、條件、意愿都具備的條件下自主選擇這條路的,而且現在可能比過去更多了一些,這是好事。
但真的不是所有的。
從選擇這條路的原因來講:有的人是長得好看,小學一年級懵懵懂懂中被老師挑去校舞蹈隊,然后就懵懵懂懂一直這麼過來了。有的人確實是學習成績不夠過硬,想靠藝考升學。有的人是父母有比較大的文藝夢,非想在孩子身上實現。有的人是父母也是(基層)文藝界的,覺得自己只能給到孩子這個領域的資源,就還讓孩子走這一條路。
從資金來源來講:各顯神通。申請著特困、助學貸款學藝術的也有。
舉個例子,我當時的房東阿姨就是一個縣文化館的戲曲演員,決定送女兒走文藝道路之后,兩口子辭了職在北舞家屬院當二房東(改成上下鋪宿舍,一套房子住十幾個學生那種)供女兒。女兒考上了北舞附中,但是大學聯考沒有考進北舞,去了比較遠的地方大學,後來工作也在地方歌舞團(還算一個好團了)。阿姨夫婦還得繼續當房東給女兒攢錢——當初做出決定時候,他們在老家掌握的文藝界資源到孩子畢業時候再看,已經不夠優質了。
3. 我為什麼批評體制?
前面說了,成為舞蹈生的動機和學習經歷各不相同。但對體制的批評主要來自我當時看著的北舞附小、附中。
舞蹈生小學就開始住校。走專業的孩子每天日程極其滿,訓練量非常大,只有半天安排文化課。放學之后晚上的時間,孩子們也常常在跑步控制體形,而不能坐下來復習。寒暑假也經常還要各想辦法繼續留下練功。那時候很多女孩基本上是藝考完了之后再去找個封閉機構瘋狂刷題。(有個女孩大學聯考完之后告訴我,補文化課期間腿上肌肉都松了,這個暑假要趕緊用來恢復練功和減肥,開學前必須恢復一絲哆嗦的肉都沒有的狀態,否則不能原諒自己。)
真的不是自己不努力學文化課吧,不能把人一口氣累死吧。
非藝術生沒有給圈起來,規定這個班搞數學沖奧賽就不給學語文學英語吧?
所以我不滿意的點就是:專心是好,但是不是真要「專心」到這個程度?這里和體育的情況類似:一些舉國體制培養出的運動員除了運動,別的是不太會的,運動生涯結束之后怎麼融入社會是個問題——然而又有那麼一些國外運動員來明晃晃告訴我們,他們有其他的學歷、專長也沒耽誤體育出成績。
現在已經是市場經濟,不是計劃經濟了——用舉國體制思路培養出的人一下子完全丟給市場化的社會,其中必定有很多艱難要讓個人來消化。
我確實期待著一種理想狀態:不光舞蹈生,而是所有學生都能夠在童年充分經歷和接觸更多,能夠知道自己真正擅長什麼、熱愛什麼,然后去自由大膽地選擇。
我知道不容易達到,但也還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