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因為笨,不用腦子。
前兩天陪我爸看美食節目,劉永好在那做回鍋肉,邊做邊說,這是我的拿手菜啊,這個菜肉要用什麼肉,切要怎麼切,醬要怎麼調……做個回鍋肉,講究還真不少。是的,只有腦容量大的人,才能下好廚。
可是大多數人腦容量沒這麼大啊!
很多人,做飯做一輩子,都做得很難吃。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首先做飯難吃,難吃在根本不知道做什麼!一塊肉買回來,有些適合做紅燒肉,有些適合做回鍋肉,不一樣的。
我經常會上網買點小菜,給我爸媽做示范。
前兩天盒馬買了盒梅花里脊肉,再三關照我爸媽要用平底鐵鍋炸給小朋友們吃。結果我媽把我的囑咐當耳旁風,肉切成絲,炒了個西葫蘆。
我到家一看餐桌火冒三丈,切絲的肉和切片的肉不一樣啊。
你把切片的肉切絲,小朋友誰要吃西葫蘆肉絲呢?當然要吃炸里脊肉了。
炸的時候放點九制陳皮對不對
一道菜都搞不定,一桌菜就更難了。我買了半只鹽水鵝,跟我爸媽說你們看著買點其他。
然后我爸買了盒周黑鴨,我媽燒了一鍋雞湯,老公帶了一只乳鴿!對著一桌菜,我問他們,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嗎?我爸說,很豐盛啊
我媽說,簡直像過年了!
唉,這一桌,都跟你們一樣,兩條腿啊。
所以我現在跟他們說,買菜就看兩條腿、四條腿、沒有腿。
今天買了兩條腿,就去買個沒有腿的魚或者蝦。不能再買兩條腿了。蔬菜就要顏色搭配,紅配綠什麼的。當然,跟他們說不時不食,就更難了。有靈氣的人,例如我,到了時節就會生理性地想吃一些東西
例如前陣子的筍,這陣子的螺螄和刀魚
每次想起來跟我爸媽說,他們就會懟,莫名其妙你怎麼想得起來吃這個!
然后去菜場就買回來了。
是要謳歌偉大父愛母愛了嗎?真的不。
是我生理性想吃的東西,正好就在菜場上市了。一去就看到。
我爸媽對我,表面是罵,內心就一個詞:服氣!你費不了這些心,就做不好一桌菜。
有些人你看看他好像輕而易舉一桌菜做出來,那是熟練工。可是不與時俱進也不行。
我姨夫專業大廚啊,年年過年他下廚,大魚大肉一桌。
但是桌上一年比一年剩得多。
年年如此,大家膩煩了。
所以,你得統籌,你得精選,你還得系統更新。我還有個大廚親戚,喜歡看美食公號,哪里有網紅美食,就去買,排隊買回來研究做。
上次聽他說鮑師傅排隊,買回來研究。
家里孩子真有口福。接著說,做飯難吃,還有一個原因是,不知道什麼叫美味的味!我以前有個同事,四川嫁到上海。就一直覺得上海婆婆做飯差口氣。
麻辣鮮香的確好吃。但是,真正的美味,是該啥味道就啥味道。味道味道,味要有道。
而味道的岔道,常常會發生在地域的差異上。
有些人缺少一個去理解、去發掘異地美食的好奇心。豆豉蒸魚有豆豉蒸魚的美味,剁椒蒸魚頭有剁椒蒸魚頭的過癮。我認識一個吃不了辣的人,硬生生研究出,
剁椒魚頭上面的剁椒,一定要站著,站著味道就活著,倒下味道就死了。
每個地域都會有每個地域的飲食習慣,但是這些飲食習慣,不能成為執念。
味道的道還講究一個道可道。你這個菜不好吃,太干了。
不能吃太多油的,不健康。你這個酸辣菜不酸。
太酸身體受不了。
這個菜太淡了——網上說每個人每天只能攝入多少克鹽。
美味跟營養是兩件事。當我們享用美食的時候,營養學是偽科學。
當你做一道菜的時候,一定要想一想,自己在做什麼。
心不在焉地,做一道不辣的香辣牛肉,不甜的糖醋排骨,
太虛偽了。做飯難吃,還有一點是,大多數每天做飯的人,厭倦了。
偶爾做一頓飯,很少有人不喜歡的。做飯挺有意思的,像玩游戲做實驗一樣。
但是讓你每天試試看,上班累得跟狗一樣回到家,
還要做飯,并且大多數人的做飯還伴隨著要洗菜洗碗。日常就少了儀式感。